以房养老为何遇冷?

2016/2/1 8:11:39  |  作者:  | 关注度:  | 【字号:↑大   ↓小
       近日召开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座谈会传出的信息,以房养老试点遇冷,10个月间,仅38人完成承保手续。
  为何中国的老人不认可以房养老?
  春晚小品《不差钱》给中国人描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景:一种是省吃俭用一辈子,人不在了,留下很多钱没花光;另一种是寅吃卯粮,人还在呢,钱花光了。
  人怕老来穷。在中国人看来, “人在呢钱花光了”远比 “人死了钱还多呢”要悲惨得多。前者是一种人间悲剧,而后者却“人过留名”,供后人传颂。
  以商业保险的形式给老年人提供住房反向抵押服务,虽然美其名曰新型养老模式,但与寅吃卯粮并无本质区别,不受待见那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如果仅仅把以房养老遇冷看成社会观念使然,未免自欺欺人。
  由于房价连续大幅攀升,住房占家庭财产的比重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房产在中国家庭财产中所占比重高达76%,远超英美等发达国家。
  以美国人为例,其家庭财产中房产占比约为25%,是小头,老年人反向抵押自己的房产对家庭财产总的状况影响有限。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家几乎与房子混为一谈。把房子抵押了,就如同家没有了。除非孤寡老人,大多数老年人下不了这样的决心。
  在房价水平一直高处不胜寒的大背景下,悖论也出现了:真正需要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老人根本没有房,也没有任何养老保障;而名下拥有房产的老人,养老保障大多并不缺乏,根本用不着以房产来反向抵押养老。
  需要的提供不了服务,不需要的你给人家人家也不要,这恐怕才是以房养老遇冷的深层次原因。 
 
 
 

扫一扫,杭州房地产大事早知道!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