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楼市过热 但调控要把握好度

2016/3/28 8:22:30  |  作者:  | 关注度:  | 【字号:↑大   ↓小

3月25日,上海、深圳不约而同出炉堪称“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新政”。其中上海规定,二套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提高至70%,非沪籍人士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的年限从原来的两年提高至五年及以上,且须“已婚”。

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因投机性资本进入、本身库存不高等因素致楼市过热,引发金融市场风险,确实必须调控,但调控的对象究竟是什么也显而易见,一是禁止房产商与中介为购房者提供杠杆支持,二是收紧房贷放贷比例。这两项措施都属于市场调控的范围。如果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就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诚如不少学者所言,调控市场,政府应多用市场的杠杆,少用甚至不用行政杠杆。

一线楼市“过热”,追根溯源还要溯及2015年3月底国家出台的“330新政”:二套房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两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楼市终于从萧条中逐渐复苏、回暖,而其表现就是一线城市房价节节攀升。去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库存”列入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并明确指出:“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应该说,中国楼市回暖,这一局面“来之不易”。个别一线城市楼市“过热”,调控势所必然,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楼市的脆弱,谨防几闷棍把楼市打趴下,从此一蹶不振,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尽管调控只在几个一线城市及个别二线城市实行,三、四线城市不受调控影响,但一、二线城市的调控势必影响到三、四线城市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房价未来的走势是人们决定是否购房的关键因素,如果他们感觉前面会有一个“调控”等着,恐怕他们将裹足不前。调控要适度,避免用力过猛,误伤“去库存”这个主题。




扫一扫,杭州房地产大事早知道!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